前言:为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4年,新乡地区师范学校理科一班女同学与男同学一起来到济源煤矿下矿井学工锻炼。作为此项活动的参与者——赵玉芝老师向我们讲述了那段难以忘怀的珍贵经历。
我的50年前济源煤矿学工记忆
下冶镇退休教师 赵玉芝
你听说过吗?女的也能下煤窑。我在新乡地区师范学校上学期间,就有一段我们女同学与男同学们一道下煤窑学工的不寻常经历。
那是一九七三年,我有幸成为济源市下冶乡(时称济源县下冶公社)的第二届工农兵大学生,到新乡地区师范学校学习深造。在那个年代,工农兵大学生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广阔天地里去学习、锻炼,经风雨、见世面 。这是领袖号召、国家要求 、社会共识,也是学生们当时的共同心愿。所以到了学校以后,除了上文化课以外,还要到祖国的那些广阔天地里去学习、锻炼,接受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因为我学的是理科,除了学农、学军,还要学工。学农劳动,我们到过新乡县七里营小冀村去收割麦子。学工劳动,先后到过新乡的拖拉机厂学开拖拉机(当时是手扶拖拉机),到过新乡的塑料制花厂参观制花,还到过和理科有关的其他工厂;学军劳动,到过新乡驻地部队听讲革命故事,又非常幸运地登上军用直升机。当登上军用直升机的那一刻,同学们都是心里又高兴又激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一个山里人,别说登上飞机,想见到飞机就是异想天开。我们那次竟然登上了飞机,并且还是军用飞机。那种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用语言去形容。
除了在新乡本地区学工学农学军以外,一九七四年秋天,我们学校又组织进行了一次大型的学工劳动,目的地是济源。到济源后,先后参观了当时济源的冶炼厂、化工厂和五三一兵工厂等有名的大工厂,随后又到济源克井煤矿下井。
因为那年代济源还属于新乡地区管辖,济源煤矿在新乡地区又小有名气,最主要的是新乡师范学校进驻的工宣队就是来自济源克井煤矿的工人,这样我们理科三个班的学生就很荣幸地得到了去济源煤矿进行学工劳动的宝贵机会。
我们这次到济源煤矿学工劳动,可不是做表面文章、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学工劳动。到煤矿之后,不是做地面上的工作,而是要和煤矿工人一样到井下作业。得知我们要到井下作业,确实让煤矿的领导作了不少难。一则是学生没有井下作业经验,二则更难的是在我们这些学生当中,每个班大多数都是女生。从古至今有一种说法,女人不能进羊圈、不能下煤窑,那不吉利。再说以前也没有女的下煤窑的先例。虽然煤矿领导很为难,但是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大运动中,领导还是解放了思想,破除迷信,决定让全体女学员也都参与了这次同样史无前例的学工劳动。就这样,我们新乡师范的女同学就打破先例,创造了奇迹,成为了首批在煤矿下井作业的女矿工。我记得我们理班的济源人有邵原的王秀琴、梨林的和英桃,还有思礼的孔祥胜。
在下井之前,首先进行了安全培训。即便这样,矿领导还是不放心我们这些初生牛犊,特意安排了有经验的老师傅带路,一直把我们带到了工作面。
我们班是第二批下井。因为离作业面比较远,需要步行下去,我们早上就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换衣房换工作服。脚上穿着胶鞋,脖子上围着白毛巾,戴上白手套,头上戴好矿灯,认真打扮齐整后,我们都互相看着,严然都是一个个真正的煤矿工人。那一刻我们既骄傲又紧张,但同时又充满着一种恐惧感。因为经常听老人们讲,井下很危险,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那是三块石头夹一块肉的行业。
第二天下井的时候,从井上到工作面,通过一个狭小的通道。路上遇见比我们先上工正在下班回来路上的同学,一个个都是黑脸白牙,想想待一会儿我们下班回来就也会变成这个样子,感到有些好笑。大概走了有半个多小时(那时候没有表,反正感觉走了好长时间)。一边走 ,工人师傅一边给我们讲井里的结构和安全常识,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哪里是通风口,哪里是死胡同,一定不能到处乱走。半个小时后,到达工作面(矿工师傅们称它镏子巷)。身临镏子巷,马上就会有种恐怖感暗暗袭来。巷的左右两边和头顶上,全部都是用很粗的圆木搭架起来的。这些用于撑顶的圆木在煤矿叫”坑木“。镏子巷的中间架一个槽,槽里放着镏子,其铁棒用链条串着,铁链往前走时就带着铁棒推着煤往前走。
我们到井下作业的地方就是这镏子巷。所谓镏子巷,就是离采煤最近的地方,能直接看到矿工们用机器把煤从煤层上采下来,再通过镏子槽把煤输送到地面。当煤从镏子槽向外输送的时候,如果槽里的煤太满,煤就会滚落到巷道里的地上。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槽的两边把滚落的煤全部铲起来放回到槽里。工作量不太大,但一刻也不能闲着,因为巷道不是太宽,煤落下来太多了就会堵住巷道,工人就无法通过,必须及时把滚落的煤铲上去。
在井下近二十天里,我们由不适应到适应,不习惯到习惯,增强了我们的胆识,也锤炼了我们不怕艰难困苦的顽强性格。我们女同学也和男同学一样下矿井劳动了,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段学工实践,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骄傲经历,虽然时过多年,渐行渐远,但时不时回想起来,仍然会唤起蕴藏于自己心底的一种自豪。
二十天与人的一生相比只是短暂的一瞬,但这二十天下井亲自参加煤炭生产实践的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在井下镏子巷里,时不时就能亲耳听到坑木折断的声音,时不时就会亲眼看到坑木折断的危情,这种非常之惊险带给我的非常之惊恐,使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煤矿工人的不易。
之后,每当享受顿顿美餐之时,每当看到万家灯火之际,就会想起煤矿工人的生产情景,珍惜之情也就油然而生。